壓縮機市場競爭情況
①技術發展水平
活塞機的技術發展水平已趨于成熟。1904年,阿特拉斯·科普柯開發出第一臺活塞機。憑借操作方便、投資少、使用壽命長等優點,活塞機一度成
為空壓機市場的主流設備。經過100多年的發展,活塞機的技術水平已趨于成熟,我國活塞機的設計制造水平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國內活塞機
的技術發展主要著眼于對活塞機的設計和生產進行優化,降低生產成本和設備運行成本,提高設備運行的穩定性。
我國螺桿機的技術已基本達到國際同類產品的水平。1934年,瑞典SRM公司開發出第一臺螺桿機;由于工業基礎較為薄弱,螺桿機制造工藝要求
較高,我國螺桿機技術發展緩慢,直至20世紀60年代才制造出第一臺螺桿機。螺桿機的技術難點主要在于螺桿轉子型線設計及加工、軸承設計、潤滑
技術和密封性能等方面,其中螺桿轉子的型線設計及加工尤為重要,其性能直接決定螺桿機的整體性能和使用壽命。
隨著生產設備精密化、數控化發展,信息化技術和模擬仿真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我國螺桿轉子的設計生產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部分頭部空
壓機企業如鮑斯股份、開山股份、漢鐘精機、東亞機械等自主掌握了螺桿機的設計、生產技術,產品技術也基本達到國外同類產品的水平;國內企業通
過自主創新,采用永磁變頻和二級壓縮技術等,使螺桿機的耗能大幅降低,許多產品達到和超過國家一級能效標準,部分機型的能效高于國外產品。憑
借較低的生產成本和良好的售后服務,我國空壓機企業在中低端螺桿機市場已具備明顯優勢,并逐步在高端領域與國際品牌競爭。
②空壓機廠商數量
近幾十年來,我國空壓機行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規模以上壓縮機企業共有522家。根據《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年
鑒(2019)》,向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壓縮機分會報送數據的31家動力用空氣壓縮機制造企業2018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1.67億元;壓縮機網統計
顯示,2018年我國空壓機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銷售收入536.01億元。
目前,我國空壓機市場已形成這樣的競爭格局:以部分外資品牌為代表的國際企業因為進入空壓機市場時間較長,專有產品、專有技術等實現了部
分市場壟斷,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在我國空壓機高端市場處于優勢地位;以部分民營品牌為代表的國內優質空壓機企業具備螺桿主機設計制造能
力,憑借價格優勢和良好的售后服務,實現了對外資產品的部分替代,并持續沖擊高端空壓機市場;在空壓機低端市場,存在眾多不具備螺桿主機設計
生產能力的中小企業,這些企業仍停留在購置主機進行組裝生產的階段,受制于產品結構單一、技術附加值低等因素,往往依靠價格戰來爭奪市場份
額。
③產品同質化程度
中高端空壓機市場同質化程度較低。國際空壓機企業憑借多年的技術積累和長期布局,在離心式空壓機、干式無油螺桿機等領域具有較為明顯的優
勢,產品同質化程度較低;以頭部民營品牌為代表的國內優質企業憑借掌握的螺桿主機設計制造能力,能夠根據市場需求自主研發、生產螺桿機,對產
品進行持續優化,生產的產品已基本達到國外同類產品的水平,永磁螺桿機、兩級壓縮螺桿機等部分機型的能效已高于國外產品,產品同質化程度亦較
低。低端空壓機市場同質化程度較高。行業中的眾多中小企業,主要通過購置螺桿主機進行組裝生產,受制于自身技術實力,產品穩定性較差,節能效
果不佳,同質化程度較高。
④定制化需求
空壓機是工業領域的基礎設備,用戶采購空壓機以通用型為主,作出購買決策時主要考慮空壓機的質量穩定性、能效水平、品牌等因素。部分客戶
基于特殊的工況、特殊的用氣需求等,會向空壓機廠商下達定制化訂單。整體而言,空壓機市場以通用需求為主,定制化需求較少。個性化定制主要存
在于大型壓縮機應用領域。
⑤下游應用領域發展狀況
空壓機作為通用設備,其下游應用行業廣泛,應用量大。近年來,空壓機下游應用領域發展存在如下特點: 工業自動化的發展帶動空壓機需求增長。空壓機能夠根據使用需求提供壓縮空氣,是工業自動化控制的主要動力來源之一。在人口紅利減弱,產業
升級和效率提升的背景下,工業自動化產業趨勢長期向好,帶動空壓機行業需求增長。
節能要求帶動高能效空壓機銷售增長。據統計,空壓機耗電量約占大型工業設備(如風機、水泵、鍋爐等)總耗電量的15%,占全國發電總量的
9%左右。2020年1月,工信部制定了《2020年工業節能監察重點工作計劃》,要求對空壓機重點用能產品設備使用企業實施專項監察,督促企業淘汰
達不到強制性能效標準限定值的低效產品。不論是企業出于降低生產成本的利益訴求,還是政府要求節能的強制性規定,均催生出企業對高能效空壓機
的需求。
醫療、食品、半導體等行業的發展帶動無油螺桿機市場需求增長。
隨著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制藥、食品、飲料和紡織品等傳統行業為提升產品品質,將加大對潔凈空氣動力的投資。同時,國內半導體等高端產
業的崛起也將大力帶動無油螺桿機的市場需求。尤其在半導體行業,由于受中美貿易戰以及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產業限制升級的趨勢影響,國內半導體產
業正在大力推進整個產業鏈的自主可控,半導體產業投資不斷增長,并不斷推進半導體裝備的國產化。據SEMI預測,2021年中國大陸半導體設備銷售
額增速將分別達10%,作為半導體生產必備的基礎動力設備,無油螺桿機將迎來發展良機。
(2)螺桿機和活塞機的市場競爭策略
①定價策略:針對不同產品采取不同的定價策略。普通螺桿機、活塞機在節能效果、運行平穩性等方面不如永磁螺桿機,其市場正逐漸被永磁螺桿
機取代。基于這種發展趨勢,行業發展主要聚焦于永磁螺桿機。目前,行業對于永磁螺桿機采用市場導向的成本加成定價策略。對普通螺桿機、活塞機業務采取的戰略發展規劃大多是防御型戰略,即根據市場需
求生產適量的產品,獲取合理的利潤,定價策略上也是采取維持性定價策略。一般不建議對普通螺桿機、活塞機采用降價促銷方式,原因如下:
A.對普通螺桿機、活塞機采用降價促銷方式不具有經濟性。永磁螺桿機的價格、毛利率均高于普通螺桿機、活塞機,在產能飽和、產銷率較高情況
下對普通螺桿機、活塞機采用降價促銷方式,將對更高經濟效益的永磁螺桿機產生擠出效應,不具有經濟性。
B.對普通螺桿機、活塞機采用降價促銷方式有可能對永磁螺桿機產生市場替代作用。憑借良好的節能性、運行穩定性,永磁螺桿機的售價高于普通
螺桿機、活塞機,若普通螺桿機、活塞機進一步降價,將可能沖擊永磁螺桿機市場,影響永磁螺桿機的銷售。
壓縮機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1)行業發展態勢和面臨的機遇
①國家相關政策的有力扶持
空氣壓縮機作為工業生產氣源動力的主要提供設備,需具備高可靠性、高能效、低噪聲、高清潔度等品質。2016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
《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明確提出將“發展智能綠色制造技術,推動制造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作為戰略任務。2016年6月,國家發改委、工
信部、國家能源局共同頒布的《中國制造 2025-能源裝備實施方案》中提到要“組織推動關鍵能源裝備的技術攻關、試驗示范和推廣應用。進一步培育
和提高能源裝備自主創新能力,推動能源革命和能源裝備制造業優化升級。”并將多種規格的空氣壓縮機列為需突破的關鍵設備。2017年4月,科技部
印發的《“十三五”先進制造技術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將“重點研究基礎工藝綠色化技術、流程工業綠色工藝技術、量大面廣的典型通用設備產品
節能、減排、降耗技術”作為重點任務。同時,空氣壓縮機屬于工信部于 2020 年發布的《國家工業節能技術裝備推薦目錄(2020)》、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發布的《綠色產業指導目
錄(2019年版)》。《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空氣壓縮機隸屬“7.1.1高效節能通用設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②國內空氣壓縮機行業正在崛起
我國空氣壓縮機行業在20世紀50年代才開始逐漸形成,并且由于建國初期工業基礎薄弱,初期發展較為緩慢。歐美地區由于工業基礎雄厚,并且
行業發展時間長,所以一些歐美大型空氣壓縮機企業的產品在設計水平、成套水平及制造工藝水平等方面均優于國內企業。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
展,尤其是工業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對空氣壓縮機行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國內與國際先進水平間的差距越來越小。
由于存在長途運輸、關稅等因素,我國從國外進口的空氣壓縮機組價格普遍較高,并且存在對于設備故障問題反饋不夠及時、服務不到位等現象,
時而還會出現質量問題。而國內空氣壓縮機行業經過幾十年的技術積累,制造技術提升很快,產品結構設計水平已與國外相當,產品質量上也正不斷縮
小與國際水平的差距,在價格方面國產設備通常占有絕對優勢;此外,國內生產商相較國外企業存在明顯的地域優勢和社會文化優勢,具有配件供應及
時、信息溝通方便、需求理解充分以及售后服務到位等特點,上述這些都將彌補國內與國外產品在產品質量上的差距,國產設備正逐步被國內各主要用
戶所認同。目前,國內產品在不斷提升質量水平的同時還在向特大型化、集成化、智能化等方向發展。隨著我國工業整體水平的不斷提高,綜合實力的
增強,我國空氣壓縮機行業將持續快速發展,不斷接近甚至超越國際先進水平。
③工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帶動行業需求增長
我國目前正處于工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國際金融危機過后,各發達國家紛紛實施“再工業化”戰略,我國也適時推出《中國制造 2025》發展
規劃,以強化工業基礎能力,提高制造業國際化發展水平,努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業。在國家政策的大力倡導和推動下,我國工業發展勢頭持續
向好,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我國工業增加值連年提升,由2011年的19.5萬億元提升至 2019年的31萬億元;工業企業單位數由 2011年32.56萬家增長
至2018年的37.84萬家。空氣壓縮機作為工業領域必不可少的動力提供設備,工業規模的不斷擴大為空氣壓縮機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空間。我國仍處于工業化進程中,與先進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中國制造2025》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未來,我國還將
持續加大力度推動工業化轉型升級,完成由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轉變的戰略任務,工業快速發展的前進勢頭仍將持續,包括空氣壓縮機在內的通用設備
行業也將得以進一步的發展。
④“一帶一路”帶來發展機遇
“一帶一路”的倡議,一方面為我國工業品的出口擴大了市場,有助于我國工業領域的進一步發展,進而增加對空壓機的需求;另一方面,“一帶
一路”倡議給空壓機行業帶來了向東南亞、中亞及東北亞市場發展的機遇。
(2)面臨的挑戰
①復合型人才相對缺少
空氣壓縮機行業對生產技術的要求較高,例如螺桿式空壓機從螺桿轉子的型線研發設計到生產實踐的過程中,就需要大量高端技術人才的參與,尤
其是對掌握電氣、工程機械理論等多種學科知識且可將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的復合型人才需求較大。國內大部分企業由于受到資金的約束,在研發方面
的投入普遍不足,技術人員積累不足,人才培養機制不夠健全,使得行業高端復合型技術人相對缺少。
我國空氣壓縮機行業正處于轉型升級過程中,很多業內企業意識到了技術創新的重要性。近年來,一些設計研發能力強、實力雄厚的企業也逐漸建
立起自身的人才培養體系,組建科研團隊,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隨著業內企業對技術人才的重視程度普遍提高,未來行業復合型人才缺乏的現象將得
以改善。
②行業有待進一步規范
行業內部分規模較小的企業受制于資金、技術、管理及市場等多方面的限制,整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水平都較為薄弱,產品精密性、穩定性也無
法保證,在市場競爭中往往處于弱勢地位。這些企業為了獲取一定的市場份額,會采取諸如刻意壓價的方式獲取訂單,從而給市場的有序競爭造成了不
良影響。
隨著市場對空氣壓縮機的需求逐漸向高端化方向發展,空氣壓縮機行業轉型升級進程加快,生產水平較低、規模較小企業的市場份額將逐漸被壓
縮。同時,我國空氣壓縮機行業的行業標準也在不斷完善,行業監管力度不斷加大,行業內的不規范情況將逐步減少,整個行業的發展也將日趨規范。
轉自《壓縮機雜志》